傲世皇朝动态 NEWS真实、正向、传递价值

当前位置: 首页 > 傲世皇朝动态 > 行业新闻

自然与人文的交融——游山西省博物院、山西省地质博物馆有感

日期:2023-04-21 09:21:21 / 人气:

国庆假期余额快用完了,我趁着这最后一点时间逛了学校周边的两大博物馆——山西博物院和山西地质博物馆。吸引我再次过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地质博物馆带着一些“稀世珍宝”来到太原举办展览。两个朋友早早就在地质博物馆门口等着了,我和她们一起排队进去了。 地质博物馆的整体形态体现了“天圆地方”这一理念,建筑下方犹如自然巨石砌成的“百宝盒”,外披网格状“珠帘”,上部扁圆形展厅外形似“玉璧”横空。馆内首先向游客招手的便是中国地质博物馆的展区。的辉沸石和鱼眼石的大型球形混合矿物摆放在展厅入口处,其中的淡棕色和无色的晶体相互夹杂掺和在一块,中间凹陷形成一个神似溶洞的大洞,像是被掏空的地球的模样,仿佛在向来来往往的游客宣示这种来自地球内部的独有的美。展区内沿走廊依次陈列着三十几块展板,分别介绍了中国的三十多处世界地质公园。无论走到哪里,都少不了各种矿石标本的风采。黑得透亮、带有明显年轮的硅化木静默地待在玻璃架上,或许对它来说,一切盛大庄严的旅程也不过是沧海桑田变化中的一点空隙;房山世界地质公园的青白石石经踏入山西大地,躺在灯光下面,金光闪闪的经文清晰可辨、熠熠生辉,传达出华夏文明与宗教文化碰撞的印记;一座精巧玲珑又不失雍容华贵的汉白玉华表挺立在展柜内部,赋予无生命的石头以铮铮傲骨……一个个闻名世界的地质公园,都是由这些品性各异、积累天地日月精华的矿物累积重叠而成。自然赐予人类无尽的矿藏,人类赋予自然的便是只存在于这个地球上的一个物种的智慧结晶、文化灵魂。 经过“测天绘地”测绘文物区、“穿越时空”天文文物区等展区后,我们来到了期待中的“终点站”——中国地质博物馆特展。刚进门时看到的展区展出的只是那些中国世界地质公园的展品,而此时我们来到的展区展出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珍稀矿物。展区门口一块表面有许多蛋状凸起的化石引来众多游客驻足观看,原来这是一块恐龙蛋化石,上面呈放射状排列着22枚恐龙蛋。旁边的展品介绍中说,这块化石出土在中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突然失踪,直到2006年才现身在美国的一场拍卖会上。政府对此非常重视,通过外交途径索回了这一科研价值和历史价值都不可估量的宝物。如今,这块化石已经成为中国地质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了。接着,我们参观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色彩缤纷、鬼斧神工的矿物精品。有产自刚果的孔雀石,星星点点的白色绒毛状物质点缀在深绿色晶体上,活像绿孔雀开屏;有产自印度的金黄色沸石,看上去绵软细腻,让人忍不住想要抚摸;有产自斯里兰卡的方柱猫眼石,通体黑亮,呈完美球状;有产自中国云南的祖母绿,几根晶莹剔透的绿色晶柱嵌在灰白色石基上,在灯光下尽显魅惑光芒;还有秘鲁产的电气石、巴基斯坦的海蓝宝等……最惊艳的是另一个镇馆之宝——“水晶王”。这块形似玻璃金字塔的大块水晶立在博物馆出口,重达3.5吨。最初产自江苏,后来由毛泽东捐赠给中国地质博物馆。看了如此多的稀奇矿物,我不得不说,大自然是最伟大的设计师。大自然不需要刻意的思索,便能设计出如此精妙奇绝的结构;也无需一点点的试探,便能搭配出世间最美的颜色。除却矿物,这自然的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完美无瑕。而人类文明在上万年发展历程中,也给这自然添了一抹更具人文气息的色彩。向自然取经,向文明取经,必是学习的不二法门。 游完地质博物馆就快到中午了,为了赶时间,我们就逛了逛山西博物院的第一层。此时省博正在联合几家博物馆举办“长城文化展”,我们算是赶上了好时候。山西自古以来便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交织发展的特殊地带,长城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在山西大地上长久以来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各种展品直观地体现了各民族文明的独特性与交融性,譬如带有契丹民族风情的鸡冠瓷壶、北魏时期塑造的各种佛像等。有的展品可看作外国与中原广泛交流的证明,譬如明代景教的黄金十字架、产自波斯的银币、西域的高足金银杯等。劳动人民巧妙的智慧在一件件展品上显现得淋漓尽致,在各项技术尚不发达的那些时代,他们能将设计美感发挥得如此极致,实在令现代人忘尘莫及。越来越依赖电脑的现代人,真的应该向古代人取经,学学如果没有科技如何用头脑和双手创造美。迄今山西已经开发了许多与长城相关的景点,出土、修复了越来越多长城沿线地区的文物。在可预见的未来,长城完全可以成为山西享誉世界的文化旅游品牌。而长城沿线的很多地区由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问题一直处于不发达的状态,旅游项目的有序开发或许能让这些地区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这些天然和历史的宝藏又激起了我探索未知的兴趣,愿有生之年能够看遍想看的一切。

沸石
海蓝宝
水晶王
关二爷

平台注册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