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世皇朝动态 NEWS真实、正向、传递价值

当前位置: 首页 > 傲世皇朝动态 > 行业新闻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全11篇

日期:2024-04-15 12:24:33 / 人气: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篇(1)

第三,服务业发展明显落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服务业的发展相对滞后。与同等收入水平的国家相比,中国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明显偏低。2001年,中国服务业产出占GDP的比重为34%,服务业就业占社会就业总数的比重为28%。与收入水平与中国基本相同的下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相比,中国服务业产值比重要低19个百分点,在同类国家中名列倒数第二位;就业比重要低20个百分点,名列倒数第一。考虑到中国服务业统计方面可能存在误差,即使按调整后的数据,中国服务业比重仍然明显低于同类国家的水平。服务业发展滞后不仅表现在比重上,而且表现在供给能力和服务质量上。与制造业绝大多数行业和产品供给充裕、质量品种合乎需求、国际竞争力较强的状况相比,中国有较多服务产品供给的数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需求。目前中国一些供不应求的行业,价格明显高出国际市场的行业,服务质量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行业,大多数是服务行业。特别在一些具有垄断、半垄断性质的行业中,由于服务产品开发不足,服务价格高,服务质量不稳定等现象较为普遍地存在,使大量潜在需求得不到满足。这种状况不仅抑制了服务业自身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影响了服务业更好地发挥促进各个行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作用。中国服务业发展滞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1)改革滞后的影响。服务业中一些行业特别是一些发展潜力较大的行业存在限制进入和垄断现象,抑制了服务业的发展和最终需求。(2)就业压力的影响。中国许多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都有安置富余职工的压力,使本来可以交给专业化服务企业从事的服务活动长期内部化。(3)产业性质定位的影响。对教育、科研、文化、体育等产业,强调准公共服务的性质;对金融、通讯等行业,强调安全性的要求;对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行业,强调其意识形态的功能。重视这些性质和功能是必要的,但同时对它们作为产业的经济含义和要求重视不够。(4)低消费率的影响。消费率低必然导致生活业发展缓慢和比重偏低

。(5)开放程度较低的影响。对外开放对中国工业增长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对服务业增长的促进作用,提升了工业比重和降低了服务业的比重。

第四,结构优化升级的成本上升。过去多年,我们有明显的低成本优势,有利于中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但是,劳动力和土地等自然资源在真实成本相对较低的同时,也存在成本扭曲问题。有些地方政府压低地价,甚至实行零地价;污染企业不支付或少支付治污成本;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劳动条件差、社会保障不健全。这些都进一步压低了成本,是靠欠账和透支支持的低成本。这种状况不应该也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最近几年,中国GDP构成中,劳动报酬约占一半,2003年,这一比重为49.6%。劳动力成本上升即使幅度不大,也将对价格总水平产生明显影响。此外,严格土地管理制度,将纠正以往土地使用中损害农民利益和消费土地资源等严重问题,同时也会使地价上升,带动投资成本和生产成本上升。今后中国经济增长要解决好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就业压力。我们在尚有大量农业人口需要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时候,非农产业特别是制造业进入持续升级过程。与前些年的主导产业相比,新的主导产业资金更密集,单位产出使用的劳动力更少,就业的压力加大。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非农产业的就业增长弹性就不断下降,“高增长低就业”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在结构优化升级中必须处理好这个问题。

第五,开放带来的升级空间越来越小。和以前填补空白式的结构升级过程相比,今后通过引进新产业、新产品,继续提升产业结构的空间缩小。从国外引进更多先进技术的难度也在加大。近些年来,通过技术引进,中国许多产业的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缩小,今后需要引进的许多技术已经不是发达国家的二三流技术,而是真正的前沿技术。掌握这些技术的国外企业从保持自身竞争力的需要考虑,拥有这些技术的西方国家从其战略图谋考虑,都对转移或转让前沿技术持更加谨慎的态度。特别在许多尖端科技领域,中国始终面临技术封锁局面,如巨型计算机技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等技术的进口,一直受到西方发达国家的严格控制。一些军民两用性质的技术如微电子电路、集成式半导体产品、计算机软件、机器人、光学纤维、超导技术等,也经常受到西方国家以军事安全为借口的输出干预。

针对中国目前产业结构的状况,要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就必须采取强有力的对策措施。主要应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科技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经过多年改革与发展,以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突破口的一些重要条件开始形成:大规模制造能力的形成;配套产业水平提升;企业成为负责任的投资主体;科技投入不断增加。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仍然存在着很大差距。因此,中国应当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在一些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的关键战略领域和若干科技发展前沿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会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的重大带动作用。在这些关键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形成自主创新和发展能力,事关中国经济军事安全和长期发展潜力,必须制定切实有效的国家技术创新战略,加大政府的扶持与支持。这是新形势下国家产业与技术战略发挥作用的重点领域。传统产业在较长时期内仍将是国内市场需求量大、国际市场上我们有比较优势的重要产业,要加快开发能够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装备制造业是为实现工业化、现代化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产业,也是今后一段时间我们有较大市场空间的主导产业。要以重大工程为依托,推动设备制造业振兴。我们自己和国际经验都证明,以重大工程为依托进行关键技术的研发和设备研制,目的明确,配套同步,成果直接为重大项目服务。更为重要的是有需求方的约束,其成效是“可检验的”,是要拿到市场上去的,能够有效促进技术创新与经济实践的结合。此外,还要加大在一些前沿科技领域的跟踪投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与微系统、新材料与先进制造技术、洁净与高效能源、海洋技术、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技术等正在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其中可能孕育出引导下一轮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技术。我们要力争通过几年、十几年的持续努力,在这些新的技术领域中奠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篇(2)

中图分类号:F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4-0107-01

1 人民币升值的原因与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加速,国内涌现出一批实力雄厚的企业,它们的核心竞争力日益得到增强,其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增加,使得产品在国际市场颇有竞争力,从而推动了中国对外出口,中国国际收支顺差逐步扩大,外汇储备持续增长。国内的经济高速稳步的发展使得中国具有很好的投资前景,吸引了大量外资流入国内。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元持续走弱,人民币呈现出稳步升值的态势。综上所述,人民币升值的原因可以简单归结为国际收支外汇储备状况、物价水平、通货膨胀情况、经济发展情况、利率水平和国际因素。人民币升值是中国国内情况和国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中国与西方等国家政治与经济上的较量。

总的来说,人民币在近几年升值还是比较明显的:1991年4月9日起,我国开始对人民币官方汇率实施有管理的浮动运行机制;从1994年1月1日起,我国实行人民币汇率并轨,将这两种汇率合并,实行单一汇率,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定为1美元兑换8.70元人民币,到汇改后人民币开始升值,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趋稳,并一直保持在1美元=8.3元;截至2007年6月14日,1美元=7.6217元;2008年4月10日人民币破七;到目前,1美元大致保持在6.82左右。

2 人民币升值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利影响

在人民币升值过程中,能够获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利条件的主要包括以下产业:

首先是拥有人民币资产的产业,如房地产业、金融业(包括银行、证券、保险)和拥有地产资源的商业企业。人民币升值,对于它们而言就意味着资产价值相应程度的提升,也意味着经济实力的提升;人民币升值,会导致国际金融资本对人民币的投资,即人民币将成为人们的财富借以保值升值的购买对象,也就是说人民币在国际上将产生“黄金效应”。从而使国家的财政收入减少。同时人民币升值,利于偿还外债,我们原来需要2000亿美元偿还的对外债务,人民币升值后,可能要少还几亿美元了。升值抬高了外资在中国大陆的购房成本,如果外来的需求减少,无疑会缓解所谓供不应求的局面,给虚火发烧的国内房地产市场降温,对降低房价产生正面效应。

其二是外汇负债率较高的产业。主要包括航空、贸易等产业,在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情况下,它们的偿债能力将随之提高;航空公司一般有大量的外币负债,其中又以美元负债为多,一旦人民币升值,相当于债务减轻,航空公司可以直接获益。由于美元相对贬值,航油价格和维修价格相对来说降低,由于这部分变动成本占主营成本的50%左右,人民币每升值1%,毛利率将提高0.5个百分点。

其三是进口原材料或零部件占比较高的产业,分产业来看,造纸业、钢铁、轿车、石化、化纤、塑料、橡胶、原木、毛料、铜矿石和有色金属等产品进口对汇率比较敏感。虽然这些原料、能源类产品的总需求有一定的刚性,但汇率升值将使这些产业主要原料的进口成本降低,带来进口量的增长,从而提高产业的盈利能力。总的来说,人民币的升值对于进口是有积极的影响。因为我国工业化进程正进入重化工业化时期,典型特点是对资源能源的大量消耗。目前这些制约经济增长的瓶颈仍然没有被打破,基础资源不足、资源使用效率低下、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进口不稳定不安全,构成了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四大隐患。在我国能源、资源、技术大量进口依赖的情况下,升值能够节省进口用汇。

3 借人民币升值优势促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经过上面人民币升值对相关产业的有利分析,我们知道人民币升值可以在有利的条件下加速相关产业的转型,抓住时机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1)促使纺织品出口企业调整出口结构、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长期以来,我国纺织品出口以低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产品为主,中高档产品不足20%,多数企业依靠低价多销维持利润收入。人民币升值后,一些技术落后、产品附加值低的企业或被淘汰,或被兼并;要在外贸比较优势的条件下存活下,企业会积极进行技术改造,努力提高纺织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因此,从长远来看,人民币升值可以进一步加速我国纺织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有助于我国纺织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纺织行业的资源优化配置。可以说,人民币升值是纺织行业全面整合的一个契机。

(2)人民币升值促使钢铁行业由粗放型发展模式向集约型发展模式转变。从产品结构而言,目前,我国钢铁企业的出口主要是附加值较低的线材及普板等产品,进口产品则以国内无法生产或者是产能不足的高附加值产品。随着人民币的不断升值,中国钢铁企业原材料和相关产品的进口成本将有进一步的下降,这为钢铁企业采用国际先进技术和进行技术升级创造了契机,有利于钢铁行业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公平的市场竞争将通过经济杠杆淘汰一些技术含量低、高耗能及生产低附加值产品的企业。所以,从战略的角度看,竞争环境的变化将促使钢铁企业不断加大科研投入,提高科研实力,实现企业经营方式的根本转变。

(3)有利于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虽然人民币升值给我国汽车出口企业带来竞争的压力,但同时也降低了利用外国原材料、零部件及先进技术的成本,尤其是对于进口较大比例零部件的汽车产品来说,直接就体现为汽车成本下降。因此我国汽车出口企业应以此为契机,加快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促进我国汽车制造技术的更新换代和质量升级,加快附加值较高的中高档轿车的生产。

(4)积极扩大出口,大力发展加工贸易。人民币升值降低原材料、半成品和技术设备的进口价格,带来了扩大进口的好机会。这一机会企业可以考虑作加工贸易,加大技术改造的投入力度,增加国外的先进设备和重要原材料,提升产品结构,缓解国内资源对本企业的制约,实现“以进补出”,减少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影响。

(5)人民币升值推动拥有人民币资产的非贸易品服务业部门发展。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的实际汇率升值,往往是非贸易品价格相对快速上涨的结果。利润相对于贸易品部门的提高促成了服务业的发展。正如近年来所看到的,金融、美容、教育、咨询等位列中国最赚钱的十大产业,教育、医疗成为吸引风险投资最多的产业。升值加大中国资产对外资的吸引力,外商直接投资越来越多地采取服务本土市场的战略。这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扩大内需,有利于改善民生和生活质量,使增长和发展更为一致协调,避免只有增长而没有发展的状况。

(6)增加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压力,迫使出口农产品产业升级转型。一直以来,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竞争力大部分都是价格优势,即基于我国廉价的劳动力及低廉的土地价格上所形成的较低的生产成本及我国政府实施的为促进农产品出口给予农产品的出口补贴、优惠税率等优惠措施。人民币的升值削弱了我国出口农产品的传统竞争优势,增加了农产品出口的压力,迫使我国农产品企业更加注重优化农产品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大农产品生产和出口的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的创新含量,使农产品的竞争优势转化为依靠科技创新的轨道上来。

总之,人民币升值条件下要实现产业结构优化,首先要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应对汇率风险,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一方面加大企业的研发能力,积极调整产品的出口结构,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形成核心技术,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整体行业从粗放型增长到集约型、技术型增长转变;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人民币升值的有利条件,加大引进技术的力度。寻求提高创新能力的捷径。其次是调整企业经营战略,促进企业本身结构优化。比如说降低产品成本、采取对外直接投资策略等;最后是国家政策的合理引导。像运用差别性的财税金融政策促进产业升级,对于生产经营高性能产品或高附加值产品的企业(如高新技术企业)提供税收支持、信贷支持或是更多的融资机会。

人民币升值后,虽然暂时有些产业的发展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和整体科技水平的提高,从长远战略的角度来看,这为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注入新的持久动力,为我国经济整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参考文献

[1]龙茂发,马明宗.产业经济学概论\[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篇(3)

一、四川省承接产业转移的方式

产业转移往往以投资形式出现,但本质上是现有生产能力在空间上的整体或部分转移。结合四川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四川省承接产业转移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把承接产业转移与培育内生动力相结合,选准产业转移的承接点

承接产业转移对西部地区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要把承接产业转移与自身优势的发挥、自身产业系统的培育以及新型工业化的推进有机结合,通过吸纳发达地区的资金、先进适用技术和设备、管理方法和经营理念,逐步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调整新思路和新机制。特别是通过产业承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形成一批大中小企业相互配套,关联度大、带动力强、辐射面广、集约化高的优势产业集群,促使产业承接和自身发展的良性互动。产业转移具有明确的利益驱动机制,在承接产业转移中,要准确把握产业转移的规律和特点,不仅注重转移的数量,更要注重转移的质量,不仅看到眼前的盈利,还要看到长期的可持续性,不仅注重个别优势行业的发展,还要注重各个层次的产业均衡发展。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认真分析研究东部等发达地区可能转移什么产业、四川省需要承接什么产业,选准产业转移的承接点,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是利用区位优势承接市场在外产业转移。产业转移的结果就是产业的区域分工合作。东部地区的一些出口加工型企业,希望继续保持出口优势,一些传统加工业,急需开拓新的市场。为此,他们需要把产业转移到市场辐射面较广的地区,把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

二是利用产业优势承接配套产业转移。产业配套优势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条件。各地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时,要坚持以四川省优势产业为依托,紧紧围绕提升产业竞争力,形成产业配套,发展产业集群,促进四川省工业向高水平、宽领域、纵深化方向发展。

三是利用资源优势承接精深加工产业转移并利用资源换取新产业到四川省发展。各地要围绕优势资源开发,大力承接资源精深加工企业,发展下游产品,拉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保障拉长的产业链能顺畅传导,做大做强四川省资源加工型产业。同时,利用资源优势换取新产业到四川省发展,合理利用攀枝花等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充分利用成都等城市的科技和社会资源优势。

四是注重引进和发挥龙头企业和大企业的带动作用。由于龙头企业和大企业社会化协作程度高,一家龙头企业和大企业投资往往会带动和引导一批相关行业的大量投资,形成“龙头”带“配套”、“配套”引“龙头”的良性发展格局。在承接产业转移中,要顺应“大项目―产业链―产业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方向,注重引进带动力强、关联度高的龙头企业和大企业,促进整个产业链的转移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形成大中小企业齐头并进、产业多元发展的格局。

2、把承接产业转移与改善发展环境相结合,努力营造良好环境

一是加快建设更加完善通畅的交通等基础设施网络和高效低廉的物流系统。据世界银行对中国120个城市竞争力的调查,发现货物进出海港的运输费用是投资者必须考虑的关键问题。西部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等相对于东部和中部来说,还有一定的差距,必须加快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实现公路、铁路、航空等多形式的立体建设规模。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创造更加优良的物流运输环境,为西部地区争取更多的话语权。

二是加大政策创新力度。要在用足用好现有政策的同时,努力推动政策创新,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如在减轻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对于企业的员工培训,可采取“政府买单、社会承办、订单培训”的办法解决企业用工问题;对园区企业实行集中排污治污,采用税收等各项激励而非包干措施去降低企业成本等。在费用方面,对进入我区的外地项目,审批过程所发生的地方性行政收费可考虑实行适当放宽的优惠政策。专门的产业转移园区,可以实行“封闭运行、独立运作”的“无费区”管理。此外,还可考虑设立产业转移基金,制定园区财政资金扶持办法等。

三是加强政务环境建设。要以开展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为契机,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规范行政审批,改进服务方式,提高行政效率,树立诚信形象,为外来投资者提供最优的政务环境。要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除国家有规定实行核准外,均实行备案制。对重大项目的核准、备案,公司设立审批,工商、税务、海关登记,用地申请,报建等环节实行全程制,开辟“快速通道”。要坚持依法行政,切实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四是抓好人才教育培养。承接产业转移,必须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产业人才。要根据承接产业转移的需要,创新人才及人力资源培养方式,建设一批综合性职业教育培训基地,积极培养、储备和提供一批高素质的现代产业工人队伍。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要特别注意加强中高级管理人才的培养,调整现有大专院校的专业设置,采取校园和企业企结合、校园和政府部门结合,让人才培养更具实践性。同时引进国际知名培训机构、与台湾、德国等地区和国家的教育培训机构合作等方式,努力培养一大批专业企业家队伍和中高级技术管理人才,提升四川省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营造一流的人才及人力资源环境。

五是营造优良的人文及生态环境。优良的人文及生态环境,是现代经济发展十分重要的环境因素。要结合城市品牌塑造,发挥历史文化、地域特色及人文环境的优势,设计好城市总体形象、人居环境形象、投资环境形象和旅游目的地形象,站在“国际视角”营销推广城市品牌,形成鲜明的区域特色,为投资人创业兴业营造优良的人文环境。

3、把承接产业转移与促进就业增长相结合,促进区域和谐发展

四川人口众多,就业压力很大,如何处理人口就业和经济增长,成为四川省经济发展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为此,我们在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过程中,除考虑产业结构因素、地区经济发展目标之外,也要将解决就业作为重要目标,积极承接那些能够发挥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吸纳就业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引导和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自主创业,逐步实现西部地区由输出劳务向输出产品的转化,由“移民就业”向“移业就民”转化,促进区域和谐、协调发展。

4、把承接产业转移与发展低碳经济相结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包括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目前,各国都在采取不同的措施来应对气候变化,如欧洲各国正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视低碳产业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总理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也特别强调了遏制气候变暖的重要性,而发展低碳经济正是应对气候变暖这一全球性问题的可行发展思路之一。中国扭曲的资源环境竞争优势,使得国外大量“两高一资”型产业向国内转移。近年来,沿海地区在上述资源禀赋的优势逐渐丧失的同时,中西部地区资源、环境等优势逐渐显现,一些资源、环境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已呈现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态势。上述产业转移的实现和融合,依然会延续我国资源、环境与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全球的综合竞争力,吸引国际产业持续向中国转移。在这样的“低碳经济”“低碳产业”的背景下,承接产业转移必须实现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相结合,把好环境准入关,坚决拒绝高污染、高能耗、高消耗企业的转入,确保全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促进四川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

为了保证产业转移的顺利进行,我们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政策,真正实现通过产业转移促进四川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1、产业政策的实施应多种措施相结合,财政、税收支持,要素支持、金融促进等,推动政策创新,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力优势

建议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职能部门搞好服务的协同机制。进一步强化“省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责与功效,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举措,统筹协调好全省各地重大产业转移项目的区域布局和要素配置,避免各自为政,零乱布局和资源浪费的现象发生。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与承接产业扶持政策相关的财政扶持政策、税收扶持政策、金融扶持政策、产业扶持政策、要素支持等政策,用好用活中央、省关于西部大开发和承接产业转移的配套政策,依据地震对四川不同区域的影响情况,结合成渝经济区的发展制定有针对性的重点产业招商政策,促进四川产业结构升级,走特色化、规模化、集群化、集约化的发展道路。

2、制定承接规划,实现产业承接与国家产业政策相辅相成,区域间产业优化布局和集约集聚,项目引进与区域功能定位相得益彰

根据全省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包括工业“7+3”发展规划、工业产业振兴和调整计划等)和“十二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等,研究制订四川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发展规划,明确承接转移的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区域,科学合理引导转移来的企业向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园区集中,引导国内外投资人重点投向我省鼓励发展的优势产业、培育发展的新兴潜力产业、调整提升的传统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势拳头产品链条、精深加工的区域特色资源等,限制无序竞争导致的产业重构和对资源环境的破坏,将结构调整优化与科学合理地承接有机结合,以承接产业转移加速全省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3、完善西部地区的地方环境标准和制度环境,实现有序承接、有效承接

目前我国的环境标准体系本身亟需进一步完善。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原国家经贸委曾于2000年发出了《关于禁止向西部转移污染的紧急通知》,对一批已明令淘汰的15类严重污染环境的小企业、设备、工艺等做出了明确的管理规定,阻止了一部分恶性的污染转移,但对于很大一部分因目前我国东西部间标准存在差异,导致产品成本不同而西迁的企业工艺、产品缺乏约束力。因此,应该尽快完善西部地区的地方环境标准体系的建设,从制度层面保护脆弱而极具生态服务系统价值的西部环境。制度建设是有效承接产业转移的一个关键环节,良好的制度环境可以有效地实现产业对接。要进一步健全市场管理制度,促进生产要素流动,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完善法律制度,保障企业合法权益;强化信用制度,推进诚信社会建设;健全财政金融制度,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和融资便利,在吸引外资银行入川,学习其运营模式的同时,也要看到国外银行在风险控制和抵御危机方面的缺陷,不盲目扩大金融服务范围,依据省内实体经济发展情况开展金融服务。与此同时,也应积极推进制度创新,在制造适合实体经济发展的软环境,从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 陆立军、郑燕伟:东部企业“西进”的模式与行为[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2] 魏敏、李国平等:我国区域梯度推移粘性因素分析[J].人文杂志,2004(1).

[3] 谢丽霜:产业梯度转移滞缓原因及西部对策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篇(4)

关键词:产业结构; 优化; 升级

一、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概念与内容

产业结构优化就是指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的过程。产业结构优化过程就是通过政府的有关产业政策调整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再配置,来推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

产业结构升级是指产业结构的改善和产业素质与效率的提高。产业结构的改善表现为产业的协调发展和结构的提升;产业素质与效率的提高表现为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以及产品质量的提高。对传统产业进行升级改造,必须采取适合新技术、新经济内在要求的具体方式,适应高新技术的发展潮流,遵循新经济的发展规律。

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就是根据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依靠市场机制的基础性调剂作业和政府政策的宏观调控干预力量,引导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转化的过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容包括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产业结构优化的对象、产业结构优化的措施或手段、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等等,最终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的增长。而作为本文专门研究的产业结构优化的对象,主要从供给结构、需求结构和国际贸易结构三方面的优化进行论述。

二、四川省产业结构的主要问题

1、政策因素制约,引资不够合理

国家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政策是影响四川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在政策上向沿海地区倾斜,赋予沿海地区更优惠政策,很多生产要素根据市场规则流入资源配置效率较高的东部发达地区。在这样的政策差距下,四川被沿海省市迅速拉开了经济发展差距。在承接产业转移和引资上,四川省大力促进大企业和大项目引进,在税收、土地、矿产资源、引进外资上实施诸多优惠政策。但是对于能够引进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没有更加细化和明确的政策。

2、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支撑能力

在计划经济大环境下,四川省以“三线”建设为特征的独特的经济发展模式,开放度和外向度都不高,逐渐形成了封闭、保守的“盆地意识”。改革开放后,由于市场配置资源的主体作用尚未显现,我省大量企业仍然缺乏开拓、进取、创新、竞争的现代工业发展意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3、交通条件制约,产业配套能力不足

(1)地理位置

四川省位于西南腹地,既不沿边,也不靠海,交通瓶颈依然存在,制约了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由于长期以来的体制障碍、地区分割、行业分割以及行业间协调机制不完善等原因,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管道等各类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筹安排,轨道交通和内河航运发展相对滞后。全省公路干线尚未形成网络化结构,不同等级公路有机衔接水平有待提高。综合客运和物流枢纽建设滞后,缺乏集中多种运输方式、立体化布局、多功能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站场。

(2)产业配套能力。

四川产业配套能力弱,现有产业关联度低。如四川长虹每年原材料、零部件采购量上百亿元,90%以上来自省外企业。此外,本地部分中小企业的产品同质化,竞争恶性化也是产业链不合理的另一表现。缺乏产业配套的社会环境,不利于引进高科技产业,会影响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4、人力资本制约,分布不合理

四川省人才数量总体偏少,比例偏低。在人才质量方面,总体质量不容乐观,缺乏高层次的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造成人才的产业支撑作用不足。在人才分布方面,我省各领域人才大多集中在传统产业或行业里,而一些创新领域中的人才比例却严重缺失。

三、四川省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的途径

(一)发展支柱产业

一是立足于区域资源基础的优势,发展龙头企业,培育产业主体,壮大产业的微观基础。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产业作为支撑,而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增长与发展的贡献,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企业这一微观主体的健康状况和竞争能力。二是依托重点项目,大力培养主导产业。新兴主导产业的培育,要以项目为依托,引入资金、技术或外部企业,促进主导产业的开发与培育。三是加快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以高新技术提升传统产业,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发展。

(二)破解产业结构瓶颈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1、提高认识,明确我省产业结构定位

从三次产业结构看,我们最终的目标是形成“三、二、一”的产业结构。但从目前状况来看,我省还难以在短期内形成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工业强省”仍然是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只有第二产业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和水平,才足以支撑第三产业的快速、高水平发展,从而优化提升三次产业结构。因此,从“二、三、一”到“三、二、一”还有一个过渡时期,关键是使这个过渡时期尽可能地缩。

2、完善政策,合理选资

首先,要充分利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成渝经济区发展的战略时机,结合我省地方特色,完善我省产业发展政策和招商引资政策。制定《四川省承接产业转移办法》,对承接产业除了在税收、土地、矿产资源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外,应该为高新技术产业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和配套设施,加速高新产业的引进和发展。

其次,在承接产业转移时,要合理选资。一方面要根据我省的实际情况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战略,适时将“招商引资”的观念,转变为“合理引资”,建立一套引资指标体系,针对性地进行选资。在选资时,不能仅根据资源、能源的富集而选择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需同时考虑四川的生态容量和生态责任。

另一方面,要研究转移企业的技术水平、环境治理、就业容量、对员工的技能要求、发展前景、发展潜力、产品的技术含量、产品的附加值、税收等,要看转移产业的高技术、高附加值占的比例,要看转移的产业能否提升我省产业层次,能否对我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起到推动作用。

3、开拓创新,以高新技术产业带动产业结构整体升级

首先,要构建我省创新体系,提升创新能力。要将技术创新作为发展高技术、加速产业结构升级的一项根本性和战略性措施,大力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鼓励全社会开展自主技术创新、开放式技术创新、集成技术创新等活动,为产业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第二,加大对我省科技创新投入的支持力度,加强政策性金融的支持力度,积极推动产学研的合作,发挥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

第三,积极承接高新技术产业。我们要依托科技优势,吸引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先进制造业企业落户四川,转移高科技项目,设立研发中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做强、做大,引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三)加快交通枢纽等配套设施建设

首先,加快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包括公路、航空、铁路、水运在内的全方位立体式的综合性系统工程的建设,提升四川与周边省份之间的交通能力,改善四川省内各个市州之间的交通条件。

其次,加强产业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工业园区建设,要科学制定规划,明确功能定位,加强产业引导,提高基础设施的关联度,走专业化、标准化道路。

(四)加大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人才保障

第一,高度重视产业人才开发,在全社会形成围绕产业抓人才、依靠人才促发展的共识。要把人才开发的着力点转移到“7+3”等重大产业及高科技优势行业上来,加快培养和引进一支数量充裕、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满足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第二,实施重点优势和高科技产业人才支撑行动。坚持扩大人才总量与提升人才素质、自主培养与积极引进相结合,政府引导投入与个人单位投入相结合,培养造就一批引领和支撑产业发展的关键人才和领军人才;同时也要注重人才的保留,减少优秀人才的流失。

第三,坚持开放聚财、开门引才,加快引进一批产业发展急需人才。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加大对外招才引智的力度,把各方英才聚集到我省优势产业和高科技产业上来。依托项目、搭建平台、创新载体聚集人才,吸引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各类人才、留学海归人员和高学历人才。

第四,优化人才队伍结构,积极引导优秀人才向优势产业和重点产业聚集,提高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接度。人才队伍结构的优化也要注重性别、年龄、数量与质量的结合。

第五,创新政策制度和体制机制,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创新热情和创业活力。一是优化政策措施,鼓励人才创业;二是创新体制机制,激发人才活力;三是完善管理体制,形成工作合力;四要重视与尊重人才,重视与尊重不光是空喊口号,要落实在实处,落实在小处,要让人才获得归属感与荣誉感,满足其物质与精神的需要。

结论

科学合理与协调的产业结构是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保证,产业结构优化将会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总之,我们应当从社会需求结构、资源供给结构、制度安排、国际贸易等方面着手改善四川省产业结构,再从四川省产业结构的现状即产业结构趋于合理、产业规模扩大、产业集中度提高、出口产品结构优化等的研究解决产业结构的问题,从而使产业结构趋于合理与协调。由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对需要扶植的重点产业,还需要明确调整方向和加大调整力度;政府也应该出台相关的优惠的政策法规,鼓励和支持这些重点产业的发展与结构优化调整。四川省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长期坚持,不会一蹴而就;这一点上相关部门与人员应该高度重视,要为此做出清晰的规划。再者,要注重实际与权变思维相结合,学习其他在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中做得好的省市,学以致用,以自身实际情况为基础,融会贯通,取长补短,构建自身的产业结构优势,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而加快地区经济发展。(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李文东. 基于生态视角的四川省产业结构优化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5

[2]龙智焘、张潺等. 四川在震后重建中的产业结构优化分析 传承,2010,8

[3]水.产业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赵峰.推进创新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核心[J].财贸经济,2005

[5]四川省统计局. 四川省产业结构瓶颈问题研究. 四川省政府信息公开,2010,5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篇(5)

一、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产业结构是产业经济质的规定性,意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一个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历史进程中所面临的永恒课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我国2008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这充分说明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经济的战略选择。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分工细化而产生了许多的生产部门。这些不同的生产部门,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会在增长速度、就业人数、所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等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因此,在一个经济实体当中(一般以国家和地区为单位),在每个具体的经济发展阶段或发展时点上,组成国民经济的产业部门是不一样的。各产业部门的构成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不尽相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也不同。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一个产业结构战略调整的新时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成为客观要求。

首先,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是从“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经济增长是一个偏重于数量的概念,指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包括产品或劳务在内的产出的增长。而经济发展是一个既包含数量又包含质量的概念,它意味着随着产出的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投入结构、产出结构、产业比重、分配状况、消费模式、社会福利、文教卫生、群众参与等在内的变化。②正如经注学家赫立克和金德尔伯格(herrick b,kindleberger,1983)所说,“经济增长特指更多的产出,经济发展不仅指更多的产出,还指和以前相比产出的种类有所不同以及产品生产和分配所依赖的技术和体制安排上的变革”。

其次,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我国过去的经济高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低级产业结构,靠生产要素大量投入和资源消耗来实现的,这也使得资源和环境成为我国经济今后可持续发展的两大“瓶颈”。要构建一个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就必须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实现经济增长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第三,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传统工业化的特征是大量消耗资源,包括能源、原材料自然资源以及有形资本的消耗等,造成人口失控、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而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与优化和升级产业结构的方向相统一。

第四,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必然要求。现代服务业在相当程度上把工业中研发、设计、服务等内容包容在内,成为一个国家产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推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提高劳动者素质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在要求

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的进程中,将会直接引起社会职业在数量、种类、结构、要求等方面的变化,从而相应地要求加快提高劳动者素质。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国需要按照“有利于扩大就业,增加就业岗位”的原则确定鼓励类产业指导目录的重要原因。当然,这也与党的“十七大”要求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是内在相统一的。

产业经济理论指出,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会有着不同的主导产业(见表1)。而劳动力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其数量和质量都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产生重要影响。能否为新的或发展扩大中的产业源源不断地输送劳动力,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重要条件。一是在劳动力供给数量过分充裕时,政府受“充分就业”这一宏观经济政策的制约而将支持劳动集约型产业的发展放在较为重要的地位;反之,在劳动力供给数量相对紧缺时,政府除了采取鼓励劳动力流入和输出资本的政策外,就是支持资金集约和技术集约型产业的发展,试图以产业结构的升级来解决劳动力要素供给的不足。二是劳动力供给的质量同样也影响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劳动力在产业间的移动不仅要有量的保证,而且要有质的保证,即教育和训练的水平、掌握高度技术和技能的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有较高质量的劳动力供给,就能发展技术集约程度较高的产业。20世纪末至今的两大潮流为我国在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必要的人力资源,其一是我国大学的大规模扩展,提供了大量的收入水平要求较低的高技术劳动力,其二是跨国公司日益把研发中心设立在我国,技术外溢逐步加速。

不过,我国的人力资源状况仍不容乐观。据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06年人才蓝皮书《中国人才发展报告no.3》,从人才队伍、人才投入、人才产出和人才环境四个要素的研究表明,在中国、美国、日本、德国、俄罗斯和印度六国人才国际竞争力排名中,中国位居第四,仅排在俄罗斯和印度之前,属于第三层次,远低于排在第一位的美国(见图2)。因此,要加快发展我国经济,就需要加大培养和提高满足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的劳动力素质。

 

三、按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加快提高劳动者素质

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劳动者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和提高劳动技能。这是因为,一方面,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随着产业结构调整而来的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将淘汰一些原有的工作岗位,同时创造出新的职业岗位,劳动者需要提升自身素质以适应工作岗位的变化。据统计自l989年到现在,美国已有3600万个工作岗位消失了,一些行业甚至永远消失了,比如传呼机行业无情的被手机行业取代。另一方面,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来的职业岗位变化对人们的工作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比如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尚不清楚个人电脑为何物,那时许多工作也无需电脑操作技能,而今天人们却在工作中一刻也离不开电脑了。

提高劳动者素质关键是要切实采取措施培育适合产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一是要夯实高等教育在培育人才中的基础作用。据统计,自1999年我国决定大幅度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起,至2006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在校人数2500万人,毛入学率为22%。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先后超过俄罗斯、印度和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今后要按照经济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对人才的要求,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加强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紧密结合,调整学科和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使教育培养适应人才需求结构。二是要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结构中培育人才的重要性。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包括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目的是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较,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2007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达到800万人,基本实现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目标,这既是我国教育结构的一次重大战略调整,也是我国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必然反映。三是要充分发挥继续教育在人才结构调整优化中的作用。继续教育通过改进受训者的知识、技能、态度,从而达到开发受训者的潜能,提高组织效能的目的。它既是对以前所接受的教育的补充和完善,克服知识老化的弊端,同时又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和补充、扩展、深化更新知识为主,注重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和理解力,不断开发人的潜力和创造力,不断修正受教育者的思维方式,从而提高劳动力素质以满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

注释:

①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z].(2007-10-15)。

② 谭崇台.发展经济学[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3:6.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j].(国发[2005]40号).

[2] 李悦.产业经济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 孙福全.产业经构调整微观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4] 林善炜,周松峰.环境友好型产业[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篇(6)

一、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产业结构是产业经济质的规定性,意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一个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历史进程中所面临的永恒课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我国2008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这充分说明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经济的战略选择。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分工细化而产生了许多的生产部门。这些不同的生产部门,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会在增长速度、就业人数、所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等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因此,在一个经济实体当中(一般以国家和地区为单位),在每个具体的经济发展阶段或发展时点上,组成国民经济的产业部门是不一样的。各产业部门的构成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不尽相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也不同。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一个产业结构战略调整的新时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成为客观要求。

首先,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是从“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经济增长是一个偏重于数量的概念,指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包括产品或劳务在内的产出的增长。而经济发展是一个既包含数量又包含质量的概念,它意味着随着产出的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投入结构、产出结构、产业比重、分配状况、消费模式、社会福利、文教卫生、群众参与等在内的变化。②正如经注学家赫立克和金德尔伯格(Herrick B,Kindleberger,1983)所说,“经济增长特指更多的产出,经济发展不仅指更多的产出,还指和以前相比产出的种类有所不同以及产品生产和分配所依赖的技术和体制安排上的变革”。

其次,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我国过去的经济高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低级产业结构,靠生产要素大量投入和资源消耗来实现的,这也使得资源和环境成为我国经济今后可持续发展的两大“瓶颈”。要构建一个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就必须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实现经济增长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第三,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传统工业化的特征是大量消耗资源,包括能源、原材料自然资源以及有形资本的消耗等,造成人口失控、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而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与优化和升级产业结构的方向相统一。

第四,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必然要求。现代服务业在相当程度上把工业中研发、设计、服务等内容包容在内,成为一个国家产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推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提高劳动者素质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在要求

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的进程中,将会直接引起社会职业在数量、种类、结构、要求等方面的变化,从而相应地要求加快提高劳动者素质。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国需要按照“有利于扩大就业,增加就业岗位”的原则确定鼓励类产业指导目录的重要原因。当然,这也与党的“十七大”要求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是内在相统一的。

产业经济理论指出,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会有着不同的主导产业(见表1)。而劳动力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其数量和质量都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产生重要影响。能否为新的或发展扩大中的产业源源不断地输送劳动力,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重要条件。一是在劳动力供给数量过分充裕时,政府受“充分就业”这一宏观经济政策的制约而将支持劳动集约型产业的发展放在较为重要的地位;反之,在劳动力供给数量相对紧缺时,政府除了采取鼓励劳动力流入和输出资本的政策外,就是支持资金集约和技术集约型产业的发展,试图以产业结构的升级来解决劳动力要素供给的不足。二是劳动力供给的质量同样也影响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劳动力在产业间的移动不仅要有量的保证,而且要有质的保证,即教育和训练的水平、掌握高度技术和技能的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有较高质量的劳动力供给,就能发展技术集约程度较高的产业。20世纪末至今的两大潮流为我国在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必要的人力资源,其一是我国大学的大规模扩展,提供了大量的收入水平要求较低的高技术劳动力,其二是跨国公司日益把研发中心设立在我国,技术外溢逐步加速。

不过,我国的人力资源状况仍不容乐观。据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06年人才蓝皮书《中国人才发展报告No.3》,从人才队伍、人才投入、人才产出和人才环境四个要素的研究表明,在中国、美国、日本、德国、俄罗斯和印度六国人才国际竞争力排名中,中国位居第四,仅排在俄罗斯和印度之前,属于第三层次,远低于排在第一位的美国(见图2)。因此,要加快发展我国经济,就需要加大培养和提高满足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的劳动力素质。

三、按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加快提高劳动者素质

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劳动者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和提高劳动技能。这是因为,一方面,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随着产业结构调整而来的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将淘汰一些原有的工作岗位,同时创造出新的职业岗位,劳动者需要提升自身素质以适应工作岗位的变化。据统计自l989年到现在,美国已有3600万个工作岗位消失了,一些行业甚至永远消失了,比如传呼机行业无情的被手机行业取代。另一方面,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来的职业岗位变化对人们的工作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比如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尚不清楚个人电脑为何物,那时许多工作也无需电脑操作技能,而今天人们却在工作中一刻也离不开电脑了。

提高劳动者素质关键是要切实采取措施培育适合产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一是要夯实高等教育在培育人才中的基础作用。据统计,自1999年我国决定大幅度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起,至2006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在校人数2500万人,毛入学率为22%。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先后超过俄罗斯、印度和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今后要按照经济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对人才的要求,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加强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紧密结合,调整学科和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使教育培养适应人才需求结构。二是要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结构中培育人才的重要性。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包括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目的是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较,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2007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达到800万人,基本实现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目标,这既是我国教育结构的一次重大战略调整,也是我国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必然反映。三是要充分发挥继续教育在人才结构调整优化中的作用。继续教育通过改进受训者的知识、技能、态度,从而达到开发受训者的潜能,提高组织效能的目的。它既是对以前所接受的教育的补充和完善,克服知识老化的弊端,同时又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和补充、扩展、深化更新知识为主,注重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和理解力,不断开发人的潜力和创造力,不断修正受教育者的思维方式,从而提高劳动力素质以满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

注释:

①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Z].(2007-10-15)。

② 谭崇台.发展经济学[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3:6.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实施的决定[J].(国发[2005]40号).

[2] 李悦.产业经济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 孙福全.产业经构调整微观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4] 林善炜,周松峰.环境友好型产业[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篇(7)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3.0055.03

为了调整中部地区的经济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2004年,国务院正式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构想,以期进一步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东中西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然而,在“中部崛起”战略实施8年以来,湖北省仍然面临着产业转型难、经济发展滞后的难题。作为争创中部崛起龙头的湖北省,如何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仍然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1 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

近年来,我国持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对社会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经济形势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人民币在各种压力下不断升值,对我国出口贸易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贸易造成冲击,对引进外商投资产生不利影响。为应对金融危机,我国政府实施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措施,即在2010年底以前投入总额4万亿人民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增加银行信贷等。2010年湖北省推出12万亿的天量投资计划,意在通过12万亿项目投资,改变全省的经济发展方式。但是,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只有投资规模是不够的,投资必须能够引致产业结构做出相应的调整升级。

现代经济增长既是一个总量增长的过程,也是一个结构变动优化的过程。结构变动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结构的变动或调整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重大。库兹涅茨认为,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动之间密切相关,不同的产业结构导致不同的经济发展速度。产业结构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它对整体经济效益和发展速度有着直接影响。产业结构只有通过不断的优化升级才能使经济发展跨入更高的阶段。在目前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积极引导投资方向,优化产业结构就显得尤为必要。

2 投资结构与产业升级

产业结构的调整容易受到各产业间关系以及影响产业结构的各要素间的关系的影响,清晰的要素间关系则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基石。经济学家的研究表明,投资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投资结构影响着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变动。赫希曼认为,政府应有选择地在某些部门进行重点投资,尤其是应该把稀缺资源(例如资金)投入社会成本低、外部经济好的投资项目,通过促进这些部门的发展带动和其经济关系密切相关部门得到发展。原雪梅研究了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投资结构优化之间的关系,认为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最主要制约因素就是投资结构。范德成等认为投资结构在很大程度上能带动产业结构的变动,影响着各生产部门的产出及产品的供给。产业结构是由投资结构塑造出来,并由投资结构决定的。陈拥军重点分析了投资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提出优化产业结构先要优化投资结构。

投资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投资市场运作影响产业的资金供给和需求,从而作用于产业结构升级;二是通过投资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引导对产业结构的调整起作用。因此,合理的投资结构对产业的优化升级起到重要的作用,要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必须从调整投资结构入手。

3 湖北省投资结构与产业结构分析

3.1 投资结构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省固定资产投资在三次产业中的投资额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图1)。尤其是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湖北省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大幅度地增长,其中以第二和第三产业增长最为突出,第一产业的增长速度较为缓慢。

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湖北省对第一产业的投资在三次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很小,显现下降趋势,且下降幅度较大;在1995年之前,湖北省对第二产业的投资所占的份额最大,接近总投资额的50%,这一时期是国家大力发展重工业的时期;在1995年出现转折,第二产业投资比重开始下降并被第三产业所替代,使第三产业成为比重最高的产业,达到了50%以上,主要是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服务行业逐步发展起来,以交通运输、邮电业和房地产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投资的重点;2000年以后,三次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趋于稳定,第一、二、三产业的投资比例基本维持在4%、38%和58%左右。

从区域经济发展角度来看,湖北省逐步形成以武汉市为中心、宜昌和襄阳为两翼,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为主要圈的经济发展新格局。针对这些区域的固定资产投资分析可知(表1),湖北省固定资产投资的区域结构极不平衡,其中武汉市的固定资产投资额遥遥领先于全省其他城市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占据了重要地位,其次以鄂西生态旅游圈的中心城市宜昌、襄阳分别居于其次,其他城市固定资产投资的相对比重都差不多,但是武汉城市圈的仙桃、潜江、天门和鄂西生态旅游城市圈的神农架固定资产投资额都非常低。

资料来源于湖北省统计年鉴2000―2010年。

3.2 产业结构分析

伴随投资结构的变动,湖北省三次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也出现相应变动。由图3可知,第一产业产值所占GDP比重逐渐减小,由1978年的40.47%下降至2010年的13.4%,特别是1978-2000年间下降幅度很大,2000年后趋于稳定;第二产业产值所占比重变化不大,基本维持在37%―48%,但近些年呈现上升趋势;第三产业产值所占比重从1978年开始一直处于快速上升的状态,2002年到达最高值42.63%,之后开始波动,近些年处于下降的趋势。从2004年开始,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加大,超越第三产业成为了占GDP比重最大的产业,在湖北省的经济结构中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

3.3 投资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制约

3.3.1 第一产业投资比重下降过快

从1985-1994年,第一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占固定投资总额的比例从8.1%迅速下降至2.5%(图2),第一产业投资比例降低过快导致农业发展增速缓慢。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第一产业投资比例应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在湖北省第一产业内部结构中,农业产值占第一产业产值的比重始终在50%以上,如果在农业部门尚未完成农业现代化之前就大幅降低第一产业的投资比重,将使农业的生产效率得不到提高。这是由于当前我国农村生产经营体制实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体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如农户分散经营小块土地,不利于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的实施,导致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众多但效率低下;田间道路、灌溉渠道、水利设施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致使农业生产无法实现规模效益,也阻碍了现代化农业设备的普及和运用,农业缺乏竞争力。因此,在当前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过快降低第一产业的投资比重,将使农业的发展滞后而影响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更进一步阻碍了产业投资结构的优化,制约我国工业化的进程。

3.3.2第二产业投资结构不平衡

从1995年以来,湖北省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过热的现象虽有所改善,但产业内部不平衡问题依然严重,远未实现均衡和协调。进一步研究湖北省第二产业内部结构演变可知,工业产值在第二产业中占有绝对的比重,近10年来一直稳定在87%左右。其中,制造业在第二产业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其投资比例也占到第二产业投资总量的80%左右。在第二产业,制造业中产值位列前三位的分别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业与化学原料加工及化学制品制造业。这说明工业的增长还主要依靠工业链条的中下游产业,生产能力优势主要集中在一般原料加工和机械制造行业,高加工度产业发展不足。李军等的研究表明,湖北省的制造业增加值率低,本质上反映了湖北省大部分工业在加工深度上处于浅层次,高技术含量仍处于低水平,同时物质消耗比较大。

3.3.3第三产业的投资效果偏低

湖北省第三产业投资比重一直呈上升趋势,1995年以后第三产业的投资比例远高于第二产业,但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也仅与全省经济发展速度大致持平,第三产业增长速度连续多年滞后于第二产业,未能对全省经济增长做出应有的贡献,且近年来第三产业产值占GDP份额有下降趋势。这可能与第三产业内部投资结构不合理有关,大部分投资集中在传统的服务业领域,而金融、科学研究和综合服务业等领域的投资严重不足,说明仅仅靠投资规模的增长并不能带来经济的持续增长,产业内部结构尚需进一步优化调整。

4优化投资结构促进产业升级的对策建议

从湖北省投资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现状来看,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要依靠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而产业升级需要产业投资结构的优化来引导,通过投资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来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4.1加大对第一产业的投资力度,调整农业投资结构

农业是个弱质产业,这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不仅发展中国家如此,发达国家也是如此。当前,解决“三农”问题仍然是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首要问题。2011年,湖北省城镇化率突破性地达到51.83%,但不可忽视农业人口仍占较大比例,如果第一产业的投资比重下降过快,将使农业现代化的速度变慢,不利于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也影响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要加大对第一产业的投资,重点是加大对农业的科技投入,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投入,从而提升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引导农业产业化发展,发展生态农业,运用现代科技发展农林牧副渔业,促进产业升级换代,不断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4.2 优化第二产业的投资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上述研究表明第二产业产值占湖北省GDP的比重最高,对湖北省经济增长带动的力量也是最强,因此,要适度加大对第二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时优化投资结构,合理选择主导产业,积极促进高新技术产业投资,调整高新技术产业的内部结构。重点是加大对电子通信设备、汽车、钢铁、医药以及环保等产业的投资,提升整体技术水平,提高产品档次。

湖北省应当充分利用现有的高等教育和科研等资源,积极推动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利用武汉中国光谷――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的产业集聚效应和人才、技术优势,大力发展光纤光缆、光电器件等光电子信息产业;依托现有产业优势,加快发展汽车产业,推动钢铁产业向深加工发展和延伸,加快环保、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的建设和发展。

4.3 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投资规模

“十一五”计划以来,节能减排成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指导方针之一,实施节能减排工作也是优化投资结构,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过程。从近几年实际情况看,湖北省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投资出现不断增长,如化学纤维制造业投资、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业和电力行业投资等都呈现逐年增长。对于这些产业,应当严格限制新增投资规模,把资金主要用于技术升级改造、提高生产效率、环保设施投资等方面,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和产业优化升级的双赢。

4.4 提高第三产业的投资效益,发展现代服务业

虽然湖北省第三产业的投资比例非常高,位居三次产业的第一位,但是近年来的投资效果却逐年下降,导致经济发展的后劲不足。主要原因就在于其内部投资结构不合理,金融业等现代服务业的投资比例过低。因此,湖北省在加大第三产业投资力度的前提下,应着重调整投资结构的行业分布,如加大对金融信息系统的升级改造,金融网点的优化布局;加大对交通运输业、仓储和现代物流业的投资力度;降低对房地产业的投资依赖,促进第三产业的均衡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美]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 总产值和生产结构[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

[3]陈拥军.加快投资调整与优化经济结构[J].党政干部论坛,2006,(3).

[4]原雪梅.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投资结构优化[J].科学与管理,2004,(4).

[5]张燕冰,卞家宏,张永开.产业投资结构优化研究及实证分析[J].河北工业科技,2003,(1).

[6]范德成,刘希宋.产业投资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分析[J].学术交流,2003,(1).

[7]李军,孙彦彬.产业结构优化模型及其评价机制研究[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47).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篇(8)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1-0034-03

一、福建省产业结构变化及现状

产业结构是指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部门间的比例构成和他们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能源、资源、财富、劳动力在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的分配形态及其作用的方式。

改革开放30年以来,福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省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全省经济运行速度明显加快,质量明显改善,整体经济稳健运行于新一轮增长周期的上升阶段。与此同时,福建省各产业平稳增长,其中第二产业增长最快,工业和建筑业得到快速发展,第三产业也以相当快的速度增长。从地区生产总值构成来看,十年间,第一产业占比有所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稳步增加,第三产业也有轻微的上调,产业比从2000年的17.0:43.3:39.7发展到2009年的9.7:49.1:41.2,依旧处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的阶段。(见表1)

二、福建省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以来,虽然福建省产业结构得到了较大的调整和优化,但是从经济发展阶段要求看,与周边省份相比福建省现有的产业结构仍然不相适应,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农业发展缓慢,农民收入不高,农村结构调整的问题趋于严峻

一是第一产业发展缓慢,产值在GDP中的比重仍然偏大。十年间,第一产业增加值平均增长,大多数年份产值占全省GDP比重仍然维持在10%以上。二是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升级相对缓慢。从2000―2009年,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的比重基本没有变化。三是农业科技含量不高,缺乏先进的农业技术、农业机械、食品加工设备,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不高,农业产业活动单位少,不符合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向,不适应市场化的要求,阻碍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四是缺乏完善的农产品运销体系,因而无法建成一个较完善的生产、市场和科技等的信息网络体系。五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度大,农民没有足够的技能得以就业,没有足够的资金创业,致使农民增收困难,制约农村经济发展。

(二)工业发展水平不高,高新技术产业基础较差,大中型企业发展不足

虽然总体上福建省的工业发展处于一个上升期,但在大多数行业里,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产品过剩,高附加值、技术含量高的产品稀缺或者生产能力严重不足,这就影响了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从全省轻重工业状况分析,重工业的比重仍然偏低,传统轻工业的比重较大。与工业化、新型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以及周边省份相比,工业发展水平仍然处在相对较低的层次上。福建省的重工业比重相对稳定且呈下降趋势,而周边省市的重工业比重呈上升趋势。2003―2007年,江苏、浙江、上海重工业上升分别为6.1%、4.3%、2.6%,福建省重工业比重仅上升0.4%。

从全省主导产业效应分析,全省机械、电子信息、石化已形成加速发展的态势,但和周边省市相比,主导产业不强、比重仍偏低。2005年三大主导产业工业增加值为780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7.2%,占全省GDP比重仍低于10%。同时,全省主导产业规模小、增长速度慢、带动能力弱的问题仍然存在。

从高新技术发展状况分析,低能耗、高附加值的高技术产业发展相对缓慢,化工、钢铁、有色等高耗能行业仍占有相当比重。当前,福建省高新技术的发展模式在技术上表现为“拿来主义”,没有很好地把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创新结合起来,一些重要的原材料生产能力和开发能力不足。同时,由于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资金投入不够,致使无法更好创建优质、高技术的企业,导致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小。这一系列问题造成了福建省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高端技术,创造不出高端产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没有优势,出现了福建省的外资北上和南下现象。

(三)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近年来,福建省把服务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大发展服务业力度,使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有了平稳的增加,超过了“十一五”规划的10%的增加目标。但与先进省市相比,服务业发展仍然相对滞后。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总体规模小,比重低。2005年福建省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为38.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先进省份更有一定的差距。二是内部结构不尽合理,传统服务业仍占主导地位。近年来,虽然福建省服务业内部结构明显改善,已形成传统与新兴服务业共同发展的格局,但是商品业、餐饮、交通、邮电、仓储等传统服务业仍然占主导地位,而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技服务等新兴服务业比重仍较低。如何在继续发展传统服务业的同时,加快新型服务业的发展,促进服务业结构优化升级,仍面临严峻的挑战。三是生产业发展不足,缺乏竞争的动力和发展活力。

三、福建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本思路和重要举措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工业化中前期向中后期转变、由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转变的过渡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处于关键时期。为此,福建省也必须适应国际国内新形势的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本思路

1.坚持科学发展,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探索实现福建快速发展的产业化发展模式。

2.坚持通过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按照产业经济学的规律,推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主导产业多元化。

3.坚持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优化升级相结合的原则。产业结构调整必须坚持总量调控、优胜劣汰、有进有退、产量置换的原则。对不符合能源消耗、资源消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方面要求的企业,要采取措施促使其退出市场,并要加强监督。与此同时也要充分利用过剩产能调整的有利时机,将淘汰落后过剩产能与结构调整优化相结合,促进产业内部的加工和再加工程度逐步纵深化发展,实现高加工度化和技术集约化。鼓励有实力的大型企业以技术、资产和品牌为纽带实施行业的兼并重组,促进产业集中化。要按照市场原则,加快企业技术进步,提高产业集中度。

4.坚持优势优先,重点突破的原则。在重点地区、重点产业率先突破,实现产业竞争力的跨越,并带动和促进其他产业、其他领域和其他地区快速跟进。

5.坚持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原则。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必然要对产能过剩行业进行结构调整,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任务艰巨而复杂,因此要正确处理好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只有以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为出发点,才有利于全社会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措施

1.积极引导产业转移

承接产业转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福建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实现追赶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和必由路径。承接产业转移不能仅仅为了发展某一产业、为了壮大企业、为了承接而承接,而应当深刻分析本地的生产要素和产业条件,找准发展的优势和突破口,整体规划,统筹布局,高起点承接产业转移。

近年来,由于人民币升值压力、出口退税率低、贸易与技术壁垒制约、生产要素成本上升、节能减排难度加大等因素的影响,沿海地区部分产业已进入转出和转入并存趋势。而福建内陆地区,尤其闽西、闽北地区凭借储量丰富、种类繁多的矿藏以及富饶的森林资源和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具备了承接产业的条件。因此,要合理、有序地引导产业要素合理流动。一方面,引导沿海地区承接国际先进制造业的转移,尤其加强闽台产业对接。要打破行政区划,利用两大三角洲产业结构大调整的有利时机,促进产业链跨地区延伸,加强与长、珠三角的产业配套,形成产业的错位分工,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拓展福建企业发展的空间,扩大产业规模。另一方面,引导福建省内陆地区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承接福建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例如承接沿海地区服装业和制鞋业得转移等。

2.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业技术升级

(1)建立多元化的高新技术产业投入体系。从大科技的发展规划入手,整合各类与科技相关的项目计划,整合科技资源,加大集成力度,以重大项目为龙头,实施条块相结合的项目管理模式。以部级和升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为载体,加大先进技术自主开发、引进、吸收力度,以重大项目为龙头,逐步建立企业为主、政府引导、金融支持、风险投资参与的多元化的高新技术产业投入体系。政府要设立专项资金,鼓励自主创新,要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中心,指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使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因素。

(2)利用外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一方面,要调整利用外资政策,引导外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另一方面,要积极营造有利于外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综合环境。这需要大胆进行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努力营造适合于高科技创业型企业发展的外商投资的政策、市场空间;要着重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政府管理体制、审批程序、竞争体制、产业政策和地位方法等方面进行清理,建立起规范、透明、高效的高新技术产业的政府宏观调控体系;要大力鼓励外资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提升劳动要素与高新技术产业资本的结合能力,从而使高新技术产业建立在传统产业的基础之上,依靠传统产业提供相应的基础设备和技术力量,缓解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资金需求与供给的矛盾,增强风险承受能力,并使高新技术在传统产业的广阔领域中培植深厚的根基,建立更多的生长点,加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基础。

3.走新型重化工业化道路,发展重化工业

一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在生产领域要重点推进嵌入式软件的开发和应用,提升福建省工业机械装备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提高其生产效率和附加值;在管理领域要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企业经营管理模式,重点推进企业资源计划(ERP),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实现经营管理创新。二是促进重化工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要注重发展机械装备工业,做到发展能源、原材料产业与发展机械装备制造业同时并重,要充分利用福建省丰富的资源优势,发展龙头产业。

4.大力推进轻纺工业的技术改造与技术升级,增强福建省传统产业的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力

纺织、服装、鞋革、森工、农产品深加工等是福建省传统的优势产业,要加大投入来增加品种、改进质量、防治污染、扩大出口,大力推进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优化升级。

5.大力发展生产业,增强服务业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

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方向,加强分类指导和有效监督,进一步创新、完善服务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建立公平、平等、规范的行业准入制度。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物流、信息和法律服务、会计、知识产权、技术、设计、咨询服务等生产业。

参考文献:

[1] 王富强,呼格正贵.谈产业结构优化升级[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16).

[2] 温春念.福建省产业结构研究[J].价值工程,2008,(8).

[3] 陈晓丽.福建省产业结构优化分析[J].科技信息,2009,(23).

[4] 康秋燕,郑珍远.福建省产业结构协调性投入产出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09,(34).

[5] 吴飞美.基于循环经济的福建省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in Fujian province

GUAN Xiu-hua

(Economy and finance college,Huaqiao university,Quanzhou 362021,China)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篇(9)

现今的中国,城市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快。面对日新月异的城市化进程,如何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并促使其不断升级,成了每一个城市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

城市产业结构概述

城市产业结构是指城市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特定联系和比例关系。目前,我国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产业结构趋同情况严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在传统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实行地区均衡化的发展战略,各个城市在产业发展与布局上,追求本地完整的产业结构体系;二是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由于风险机制、市场约束机制不健全,投资主体权责利不对称,以致各个城市重复建设、盲目建设一再出现,加剧了城市产业结构的趋同;三是城市作为追求经济利益的“经济人”和作为追求政绩的“政治人”,这种双重身份导致其行为的非理性,一味追求产值和速度,进一步加剧了产业结构的趋同。城市产业结构的趋同现象破坏了城市间合理的社会分工和专业化协作,无法实现集约经营和规模经济,使社会资源配置处于低效率状态,严重影响了城市经济的整体布局和可持续发展。

城市产业结构,它一方面要受城市自身和城市依存的区域条件的限制,比如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有可能发展哪些产业部门、能够发展到多大规模等,都与城市自身条件以及城市依存的区域条件有密切关系;另一方面,又要以国民经济范围内城市体系的分工为前提。任何一个城市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建立产业时强求一律,或者追求“门类齐全”都是不切实际的。

城市产业结构是城市生产力结构中的首要组成部分。城市产业的形成过程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细化过程密切相连。社会分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表现,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扩大,城市的优势产业部门自然凸显、中心产业逐渐形成。社会分工的细化带来城市市场的繁荣,城市市场的扩大为形成新的城市产业提供了条件,城市产业就是在社会分工的深化中不断发展的(孙宏,2006)。

城市产业结构理论要解决的就是在一个广大范围的地域空间经济系统应以怎样的比例分享经济资源和对其他产业部门以及最终消费领域提品。在这样的框架中,这种结构比例是一种客观要求。无论以市场手段还是计划手段来配置资源,都必须满足这种比例要求,社会生产才能连续不断地顺利地进行下去。

城市经济中各产业间比例关系的确定不能按“小而全”的封闭系统运行要求加以确定,而应根据大范围地域空间经济系统对产业结构比例关系的客观要求通过城市间的地域分工加以确定。不同城市资源条件和区位条件不同,在满足整体的产业结构要求方面各具优势。按充分发挥绝对优势或相对优势的原则确定城市产业结构,其结果必然会使宏观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比例性的要求得到最大满足。没有任何城市可以成为无所不包、无所不能、具备所有产业而将其他城市置于可有可无地位的“全能型城市”。因此,所有城市都应按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来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并促使其不断升级。

城市产业结构的类型

由于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产业进行分类,城市产业结构也就具有多重内涵。

(一) 以经济活动与自然界的关系划分

以经济活动与自然界的关系为标准将全部产业划分为三次产业。这种划分是由新西兰经济学家费歇尔首先创立、由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和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发展起来的。这是产业经济学中最经典的一种对产业的分类。按此分类法,在我国第一次产业指广义的农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狩猎业和林业;第二次产业指广义上的工业,包括制造业、采掘业和矿业、建筑业、煤气、电力、供水等;第三次产业指广义上的服务业,包括运输业、通讯业、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

由于现代城市主要以二、三次产业为主,一次产业在城市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已越来越小,因此,这种分类对研究现代城市经济的意义不大。

(二)以生产要素为标准划分

以生产要素为标准划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指在生产过程中资本、知识的有机构成水平低,活劳动特别是体力劳动所占比重较大的产业,如纺织、服装、食品等;资本密集型产业是指在劳动过程中活劳动、知识的有机构成水平较低,资本的有机构成水平较高,产品物化劳动所占比重较大的产业,如交通、钢铁、机械等;知识密集型产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知识的依赖程度大,即知识含量高、脑力劳动所占比重较大的产业,如科研、教育、航天、生物、信息等。

这种分类在城市产业结构研究中依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但不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重点。

(三) 以产业对城市经济的带动力为标准划分

以产业对城市经济的带动力为标准划分为城市中心产业和城市非中心产业。农村经济可以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但城市经济必须是交换经济。每个城市都有其自身的绝对优势或相对优势,每个城市都应立足于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积极生产并不断输出自己的优势产品,并换回其他城市的优势产品。构成城市之间交换的基础是分工,由分工引起和扩大城市之间的商品交换以及各方面的经济交往,必然增进经济效益,带来城市经济的繁荣。因此,以分工理论为指导,以产品输出为目标,以产业对城市经济的带动力为标准,可以把城市产业划分为城市中心产业和城市非中心产业。这样的分类,反映了城市经济发展中中心产业和其它产业门类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布局、优化、升级城市产业结构指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种划分也有利于城市的目标定位,有利于城市自身特色的形成。

1.城市中心产业。中心产业是一个城市在经济发展中凭借自身的绝对优势或相对优势形成的具有一定优势的产业门类,其产品以输出为主。对不同的城市来说,中心产业可能是一个产业门类,也可能是若干产业门类。城市中心产业具有决定城市经济性质和发展的作用。城市中心产业部门这种决定性地位的获得是由于其在经济数量上占有重大的比重,其在吸收城市就业人口、创造城市国内生产总值等方面的贡献远远大于其他产业部门。因此,任何一个城市的发展都要着力于建立与培育中心产业,努力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否则,就不可能增强城市经济实力、彰显城市特色。

不同城市的中心产业应该是不同的,同时,从发展的角度看,同一城市不同时间的中心产业也应是不断调整的。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中其中心产业经历了从轻纺业到机械、钢铁、化工业再到汽车制造、飞机制造、原子能利用、电脑和航天业的过程。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城市中心产业的内容将不断更新,生物产业、信息产业、宇航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必将成为未来一批先进城市的中心产业。

2.城市非中心产业。城市非中心产业包括城市配套产业与一般产业。城市配套产业是围绕城市中心产业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一些产业门类,如城市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仓储保管业等,其产品或劳务主要满足于城市中心产业发展的需要,没有这些相应的产业为之服务,城市中心产业也不可能顺利地发展;城市一般产业则是以满足城市自身居民生活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产业门类,如农副产品加工业、饮食服务业、商品零售业等,其产品或劳务大多就地消费,这类产业在城市经济生活中也是不可或缺的。

城市产业结构虽然可以从多个角度去分类,但论及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则必然会殊途同归。本文专门讨论城市中心产业与城市非中心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优化城市产业结构

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就是要不断实现城市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城市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从城市生产的先后顺序看,必须要使各部门按其本身的投入产出关系,形成一定比例的生产能力结构;从各产业的关联度看,必须让各产业在产业链上找准自己的位置并形成协调的比例关系;从最终产业看,要求最终商品或劳务必须同最终需求相吻合。尽管“整体大于局部之和”这一系统论的著名命题是近期提出来的理论,然而经济学家们很早就注意到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可以使一定规模的经济产生出最大的效益。

优化城市产业结构,最根本的是要协调好城市各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与此同时,还应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一) 培育并优先发展中心产业是关键

由于城市之间分工的不同,各个城市都会有特定的产业门类兴起,并相应地发展一系列其它产业门类而形成产业群。在城市产业结构变动过程中,城市中心产业的崛起或迅猛发展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大发展,从而使整个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并促进城市经济增长。任何一个城市都应着力于建立与培育本城市的中心产业,或者说要从没有中心产业向有中心产业发展、从中心产业不突出向中心产业突出发展。

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关键是要寻找、挖掘、发现、认识城市的优势,并不断开发、利用、培育、发展这些优势。优势是多项有利因素的有机结合,如果只从个别有利因素考虑,往往不会是现实的优势。如果一个城市拥有的资源相当丰厚而技术加工条件并不好或者经营管理水平太差,那么这种资源优势就只能算是一种潜在的优势。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是一个动态过程,它要在认识优势、分析优势和组织优势的过程中去实现。从培育城市中心产业的角度出发,一定要重视科学技术的新成果优先向城市中心产业的转移,实现产品经常的升级换代以及不断提高它的工业技术水平(丁健,2001)。

选择城市中心产业应从城市的资源禀赋出发,综合考虑需求潜力大、部门带动性强、就业效果好、出口创汇能力强等因素。优化城市产业结构还应顺应时代潮流逐渐改造并淘汰高污染的产业,重视发展低碳环保产业。

(二)重视发展城市非中心产业是重要保障

如果把中心产业比作人身的大脑和心脏,那么非中心产业就是身体的其他部位,它们之于城市也是不可或缺的。城市中心产业部门的发展壮大是城市整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城市非中心产业部门的相应运行和发展则是实现前者正常运行的基础和保障。城市配套产业与一般产业的发展受城市中心产业的带动,在一定的条件下,它们也会极大的促进或者严重地制约城市中心产业的发展,从而对整个城市的发展发挥重大影响。因此,建立城市中心产业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发展相应的配套产业和一般产业,使之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

以市场为导向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

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就是不断实现城市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城市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是建立在城市各产业间比例协调的基础之上的,是使城市产业结构从一种相对均衡与协调的状态上升到新的更高级的均衡与协调的状态。我国实行的是“市场取向”的改革,建立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住这条主线,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城市产业结构、促进城市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充分考虑需求制约,调整城市产业的供给。当今社会已从卖方市场全面进入买方市场,“供给创造需求”的年代已经过去了,城市经济也不例外。因此,各个城市必须以“市场需求为中心”,深入全面地做好市场需求的调查研究工作。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应适应这一新的变化,力争使城市中心产业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有效供给。

更多地依靠市场力量,推动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在较完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将会通过市场的公平竞争使资源和市场份额向优势部门转移而得以实现。因此,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应主要依靠市场力量来推动。

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保证城市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在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方面政府应有所作为,要以既定的产业政策为引导指向、以进入门槛为规范的起点、以配套服务为培育手段,促使新经济增长点的诞生和健康发展,并不断提高其增长潜力,为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创造不竭的动力源泉。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篇(10)

一、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的增长,三次产业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幅度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大幅度升高,无论从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劳动力结构,还是从各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来看,都表明我国产业结构呈现优化提升态势,这也是我国近年来经济持续增长的原因。

1、我国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

1978-2001年,我国宏观经济总量及其各个产业都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GDP年增长9.4%,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7%11.3%和10.2%(见图1和表1)。从年度间的连续变化观察,第一产业比重自改革初期到80年代初期保持上升趋势,此后基本呈稳步下降趋势,第二产业比重自改革初期到80年代末呈逐年下降趋势,1991年开始上升,近年来呈快速上升趋势,第三产业比重自改革初期至今呈明显上升趋势。

2、我国三次产业的劳动力结构

按从业人员在三次产业中的分布衡量,劳动力动力这种分布结构的变化,正是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表现(见表2)。从表中可以看出,第三产业较第一,第二产业具有最强的吸纳劳动力的能力。1996-2002年,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能力减弱的趋势更加明显,但总的来看,增加就业的主要渠道应该是发展第三产业。从1978-2005年第三产业就业构成可以看出,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能力呈明显上升趋势。将200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结构(12.647.539.9)与劳动力结构(44.823.831.4)相对比发现,全国有4成多的劳动人口仍从事第一产业,而其产出不到总产出的六分之一,反映出第一产业中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我国第三产业GDP的比重有上升的趋势,但仍有很大的发展提升空间。第三产业发展不仅可以吸纳大量新增劳动力,还可以吸纳部分第一、第二产业转移的劳动力,其发展将对增加就业发挥主要作用。

3、各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产业贡献率指各产业增加值增量与GDP增量之比)从1990年41.9%下降到2005年6.3%(见表3),表明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小,这是我国第一产业发展速度缓慢,远远落后于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我国农业发展滞后的表现。如表所示,近年来,第二产业在经济中的地位又有所回升,对我国经济增长起主导作用的仍然是工业部门,其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平均大于50%,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波动较大,是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

二、我国产业结构现状存在的问题

1、第一产业基础薄弱,发展缓慢

尽管“三农”问题已取得了瞩目的成效,但农业科技转化的能力仍很低,生产技术改进缓慢,整个农业的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的水平还很低。农产品结构不适应变化的市场需求和城乡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城乡居民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满足温饱之后的发展性消费和享受性消费,并对农产品消费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农业人口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速度太慢,影响农业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也抑制了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2、第二产业“大”而不“强”

工业增长虽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源泉,但工业吸纳劳动力能力明显减弱。首先,我国第二产业的许多部门组织结构极为庞大,规模独立。其次,工业企业组织规模小而分散,专业化水平较低。再次,我国工业产品结构中,资源型,一般加工劳动密集型,初级原料型的初级产品偏多,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较少,产品结构趋同现象严重,导致社会资源浪费,企业经济效益低下,影响产品竞争优势。

3、第三产业发展速度较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比,仍处于滞后状态

第三产业虽有发展,但比重仍偏低,内部结构尚需要进一步调整完善,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发达国家主要以信息、咨询、科技、金融等新兴产业为主,而我国仍以传统的商业、交通运输业为主,一些基础性第三产业和新兴第三产业仍然发育不足。与第二产业绝大多数行业和产品的状况相比,我国有较多服务产品供给的数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需求,特别在一些垄断、半垄断性质的行业中。

三、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路径选择

1、着力巩固第一产业基础地位,优化农业结构

在坚持产量、质量、结构、效率四者统一的基础上,突出强调农业区域布局结构,农作物结构和品种品质结构,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率。同时继续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以提高农业效益,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强化农业科研攻关,提高生物工程和信息工程在农业中创新应用能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加强农业教育与技术培训,提高农业科技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快合资、合作的农业项目的引进,实施以公司带动农户为主要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乡镇企业的布局调整和小城镇的规划建设结合起来,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依靠市场机制,切实搞好发展规划,为农村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通信业等提供依托和基础条件,从根本改变农村面貌促进新农村建设。

2、调整提高第二产业是产业结构优化的关键

第二产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对经济增长起主要作用。因此要大力推进电子信息、机械装备制造、汽车、石油化工、建材等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的发展,运用高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技术装备,生产工艺进行改造,要从根本上淘汰那些设备陈旧,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的企业,并实现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提高市场竞争力,带动工业化增长,第二产业的技术改造和创新能力的强弱涉及到我国经济增长后劲的强弱问题,政府应当在政策上给予扶助和鼓励。重视中小工业企业的发展,鼓励扶持科技型、资源利用型,中小企业发展,鼓励并要求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地方政府特别应在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以加快中小企业的发展。

3、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加快第三产业,尤其是生产型服务业的发展,一方面要着力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改变部分服务业进入门槛过高的状况,加强服务业的透明度,使其更加规范化,合理化,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的力度,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服务企业和人才,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兴办服务业;另一方面,在保证服务业质量效率的基础上,加速培育高人力资本含量,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新兴服务业,加快新服务产品的创新和原有产品技术上的改进,按转型、升级、增强竞争力的要求,整合新兴服务行业之间、不同隶属关系之间的资源配置,把信息服务、物流配送、文化教育、社会中介等,新兴产业内在地联系起来,逐步形成服务功能多层次,投资结构多样化的新型服务体系。

4、加强科技创新,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

加大科技研发投入,促进产学研三者相结合,改革现有的科研管理体制,以市场为导向,鼓励企业同大学科研院或科研所合作,加强技术成果的转化为企业提供一条费用低,速度快的产品技术升级换代的捷径,同时利用后发优势,积极主动实施战略技术合作,增强跨国公司的技术外溢效应,引进国外已有的先进技术,并提高吸收消化的能力,为自主创新提供有力的物质基础。

5、促进产业融合与产业聚集

随着工业化的深入和知识经济的发展,要体现出产业融合和产业聚集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系,形成高效的市场竞争秩序,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切实解决政府职能的越位、缺位和错位问题,政府应该适当放松产业规制,遵循资源要素禀赋的优势原则,使在更广范围内的资源能合理有效配置形成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效应,从而降低企业成本,促进产业融合,并着力培养产业融合型的大型企业集团和产业聚集地区,使信息传递更便捷,不仅利于企业快速成长和发展,也利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参考文献】

[1] 赵玉林:产业经济学[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2] 江小涓:中国外资经济[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篇(11)

辽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应围绕合理化、高度化、高效化进行。为此,政府应在如下几个方向进行规划和政策建设:以新兴产业、服务业为重点的产业发展战略;促进劳动力转移;提高创新;扩大市场;保障投资;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

一、将新兴产业、服务业作为未来的发展重点

1、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的增长点

辽宁GDP已过2万亿,进入了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能否培育和加快发展若干新兴产业,形成新的产业竞争优势,将决定辽宁未来的产业层次、在国际分工格局中的地位以及在全国的战略地位。辽宁曾经错过了信息产业发展的浪潮,不能错过这次新兴产业发展的机遇。一是要进一步明确重点任务,把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新一代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作为重点培育和发展对象;二是要建立长期的领导、执行和监督机构和机制;三是要完善税收、金融、政府采购、创新等各项政策。

2、发展服务业,促进三次产业结构合理化

服务业仍然是辽宁产业中一大短板,目前服务业吸纳劳动力比重最高,但增加值却较低,效率下降。这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辽宁高端服务业发展不足,远远满足不了辽宁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需求。因此,一是要重点发展与制造业密切相关的生产业,特别是专业的工业设计、科技研发、科技中介、信息服务、金融保险、工程评估、法律服务等行业。二是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大力发展综合物流中心、专业物流中心和配送分拨中心,促进批发交易与物流配送一体化。三是不应忽视生活业,特别要加强支持中小型、小微型企业的发展。没有众多小型企业的繁荣,不能真正激发服务业的活力。

3、发展轻工业,优化轻重工业结构

辽宁轻工业太薄弱。当前,这一局面出现改观,辽宁轻工业在全国的比重正在上升。但这主要源自于农产品加工业,以石化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不升反降,如化学纤维制造业。因此要优化轻重工业结构,一是注重调减高耗能、高污染、投入产出低的重工业企业,增加围绕辽宁原材料工业优势发展深加工、延长产业链的企业。二是继续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饮料制造业有很大差距,发展空间很大。三是注意保护和扶持具有辽宁传统优势的地方轻工业。例如纺织服装产业,要从生产经营型向品牌联营型转变,加速改造和提升服装产业。四是围绕石化工业发展下游的精细化工产品,打造出“油头、化身、轻纺尾”的石化工业新格局。

二、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辽宁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占30%多的份额,且第二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已经有限,第一产业的劳动力需要向第三产业转移。但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已经下降,且就业结构变化趋于平稳,出现“僵化”现象。劳动力不断从低生产率的产业转移到高生产率的产业,是产业结构升级重要特征,也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动力。

1、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第一产业劳动力转移困难的原因之一是农业生产效率较低,不能让更多的劳动力解放出来。因此必须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一是创新土地流转方式,扩大规模化经营程度。这有利于采用更好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手段,提高农业产出,也可以让更适合从事其他行业的人转移出来。二是支持新型农业合作组织的发展。要从信贷、财政、税收等政策方面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同时鼓励农业领域的创业行为,培育富有合作精神的农业企业家。

2、加大教育培训力度

劳动力本身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不适应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需要,也是阻碍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注重提升劳动力素质。一是政府要加大教育投入,特别要注意农村和落后地区的教育投入。二是在应加大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投入。三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引导农民多学习知识和技能,加强对农民的培训。

3、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可以通过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提供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加快保障性住房等方式,推动农民工的市民化,来延缓人口红利的递减过程。

三、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辽宁重工业比重远远偏离了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且重工业的发展主要依靠的是投入,属于粗放型增长。辽宁必须转变增长方式,将依靠投资驱动的增长逐步转移到依靠人力资本和知识创造上来。

1、加大科技投入,攻克关键技术

目前,国际上创新型国家R&D经费占GDP的比重均值都在2.5%左右。2014年辽宁该比重仅为1.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未能实现辽宁“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确定的2.0%目标。因此,一是必须把加大科技投入作为一项硬性指标纳入辽宁发展规划,使辽宁研发投入(R&D经费占GDP的比重)不低于东部地区平均水平。二是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围绕高端装备制造、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容易出科技创新成果的重点领域,通过政府科技立项,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

2、提高大学教育科研实力,促进产学研合作

辽宁高校整体实力与北京、上海、浙江等第一集团尚有不小的差距。为此,一是要根据辽宁主导产业和重点企业的特点和需求,加强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设。鼓励、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根据辽宁经济社会长远发展需求,超前部署一批面向未来发展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项目,形成科技储备和后续发展能力。二是要进一步加强产学研结合工作协调指导力度,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建立各类创新载体,引导和支持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联盟内部构建完整的产业链条。

3、加强创新制度建设

良好的产权保护制度和良好的司法体系是自主创新最重要的制度保障。随着辽宁产业结构进入优化升级的关键时期,技术进步将由主要依赖于引进和模仿向主要依赖于自主创新转变。不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可能更有利于技术模仿型的技术进步,但对鼓励全社会的自主创新而言,产权保护不力将导致知识创新能力的下降,影响经济增长的后劲。

四、扩大有效投资需求

要实现经济发展,必须有较快的资本积累。1990年代,辽宁正是由于投资不足,才拉开了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在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等地快速发展时,辽宁耽搁了;在辽宁刚刚进入跨越发展、进行赶超时,经济危机发生了。辽宁要变危为机,必须在投资上做出更大努力。

第一,加快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地铁、水利工程等建设。在经济增速普遍下滑的大背景下,各地政府也纷纷加大基础建设投资力度。在产能已经相对过剩的情况下,投资基建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通过适度超前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将来的经济上升周期作准备。当然,不能单依靠政府投资,而是通过规划和引导,把民间资金引到实体经济和有现金流的基础设施建设上来。

第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推进县域城镇化建设。发展县域经济,本质上是一个在农业区域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这一过程无疑会产生巨大的投资需求。县域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引起原来市区部分产业的转移,从而为市区腾出更多空间发展更高级的产业,从而形成更合理的梯次产业布局和产业分工。

五、开拓市场,扩大需求

需求是产业结构升级的最终动力。但辽宁的出口是个短板,在国际市场上影响力有限。辽宁的产业大多是传统产业,长期形成的销售思维和销售模式,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环境下的市场开拓。

1、鼓励出口,拓展海外市场

出口,特别是对欧、美、日等高端市场的出口,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一是完善质量标准体系。政府有关部门要组织编写设计各个产业、各种产品、各个生产环节的国标体系。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工作,成为标准联盟的成员。支持省内企业申请相关国际认证,以加入国际产业体系。二是培育国际知名品牌,提高出口产品档次。辽宁作为工业大省,必须培育世界级的企业,打造国际名牌产品,才能开拓国际市场。三是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国外大公司在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品牌推广等方面进行合作,不断提升自己能力,提升出口产品档次。

2、创新商业模式,开拓市场

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商业模式创新可以开拓市场,提高产品的需求。随着制造业越来越向个性化、柔性化、服务化方向发展,局限于传统的卖产品模式难以满足顾客的需求,资本品方面的商业模式亟待创新。

六、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进一步融合

信息技术已经极大改变,并且会继续改变传统的制造模式、管理模式和销售模式。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已经不可能离开信息化,信息化是提高产业效率的必由途径。

1、建设以服务工业企业“两化”融合为特征的公共服务和技术支持平台

围绕装备制造、冶金、石化、船舶、汽车、物流等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着力提高信息应用水平,提升关键装备、仪器、产品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加快高能耗、高物耗和高污染行业的信息化改造,提高信息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广泛应用。

2、加强对两化融合工作资金扶持力度

一是要支持企业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将两化融合作为技改专项资金的一个重要内容;二是在中小企业专项基金中安排部分资金和项目支持,以及中小企业共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三是把工业行业信息化应用以及软件的开发和市场化作为电子发展基金中重要的支持内容。省政府也要结合地方实际,研究出台相应的专项扶持政策。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混合所有制下创新网络与产业升级研究,项目编号:W2015299;沈阳工程学院青年基金项目:动态生态系统视角下新能源产业发展研究,项目编号:RWQN-1406;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一般项目:开放式创新网络视角下辽宁省新能源产业技术能力提升问题研究,项目编号:L14BJY031。)


平台注册入口